留学人才网 > 高校招聘 > 北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2025年招聘教研系列岗位人员启事

2025-09-24 07:55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 liuxuehr

一、学院简介

1956年在我国航天事业创建的同时,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火箭设计和火箭发动机教研室,1958年正式组建了火箭系,198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宇航学院。60多年来,宇航学院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中从事航天人才培养和航天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很强的航天专业学院,秉承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学科、培养人才、开展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宗旨,培养了以赵煦院士、陈福田院士、杨国梁上将为代表的一大批我国航天事业的领导和骨干,为国家航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科专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航天领域领军和领导人才为目标,构建航天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学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500余人,硕、博士研究生900余人。现有6个本科专业,包括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和2个航天智能新兴领域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学术硕、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3个专业硕、博士学位类别。建设了6门国家级和省部级一流课程,1个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院校内导师结合企业专家丰富的型号研制工程经验,打造“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综合培养模式,2022年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

宇航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4人,载人航天载荷工程师1人(高校唯一入选航天员)以及一大批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院完成国家赋予的教学、科研任务奠定了人才基础。

宇航学院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航天飞行器总体设计、智能探测制导与控制、先进航天动力等核心方向,系统开展了从概念研究到关键技术攻关的全链条创新。学院承担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多型卫星与运载火箭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获国家科技成果奖4项。突破空间目标柔性操控、复合材料结构可靠性增强、超材料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了在轨服务技术体系,实现了飞行器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成功发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开发的光电探测设备、智能遥感处理系统、制导控制算法国内领先,已广泛应用于国防与民用领域。

学院拥有科研实验室7000余平米,承载“航天液体动力”、“天地往返高效运输技术”和“多栖平台驱动系统技术”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重复使用空天运载器系统设计”和“高效能空间推进技术”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批在建工信部能力提升科教平台,教育部双一流科教协同创新平台。

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航天飞行器总体、探测制导控制、航天动力等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坚持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推动数智赋能航天装备升级换代,为探索浩瀚宇宙贡献力量。

二、岗位设置

招聘职位 所属系列 应聘人员一级学科 应聘条件(年龄、学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要求)
准聘副教授/准聘教授 教研系列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 1、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人员类别为京籍在职人员、博士后或留学回国人员;申请准聘副教授年龄不超过35周岁,申请准聘教授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申请准聘副教授者,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含博士后),提供不少于5项代表性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一作/通讯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的高等级科研奖励,主持或参与完成比较重要的科研项目等。
4、申请准聘教授者,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能够带领团队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不少于5项代表性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一作/通讯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的高等级科研奖励,主持或参与完成比较重要的科研项目等。
教授 教研系列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 主要面向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基础前沿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人才,可直接与学院联系,一事一议。

三、应聘材料

1、个人详细履历(包括但不限于主要个人信息、学习工作经历、教学情况综述、科研学术情况综述、论文专利获奖列表、个人近照等)。

2、未来3-5年的学术工作计划。

3、不少于3封推荐信,其中1封为博士导师推荐信。

4、代表性学术成果材料。

5、所有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在职证明。

以上材料,每一项制作成单独的PDF文件,应聘邮件标题为:姓名-申请职位名称

提交材料截止时间:长期有效。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61716889

邮箱:10521@buaa.edu.cn

原文出处:

http://www.sa.buaa.edu.cn/info/1040/11525.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海归QQ群

    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