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网 > 科研院所 > 院士动态 >

郭华东院士:把地球做成大数据

2015-01-05 08:48 来源: 《国科大》 作者: 李晨阳

1999年,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有记者向时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郭华东(现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国际数 字地球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提问:什么是“数字地球”?郭华东用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回答了他:“从我的观点来讲,‘数字地球’就是把地球装进计算 机!”十五年过去了,郭华东一直立足于对地观测和数字地球的前沿,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与此同时,他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今年年初,我为自己主编的杂志撰写‘editorial’时,把‘数字地球’进一步解读为‘地球大数据’。期刊出版至今半年多了,这一认识得到了国内外 诸多同行的认可。”

在郭华东看来,自己毕生钻研的遥感学科早已渗透到农业、林业、地矿、海洋、水利、城市、环境、测绘乃至全球变化等方方面面。“国务院28个部委,至少有 13个部委都是对地观测这一领域的用户。”这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学科,像郭华东这样的“遥感人”,在致力于把地球装进计算机的同时,也把缤纷的地球装进了他 们开阔的胸怀。

踏上遥感“不归路”

70年代中期,郭华东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当时国家急缺铁矿资源,一批地质、矿产专业的毕业生便被分配到各个地方学习相关领域的新技术,郭华东被分 到中科院电子所研习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是遥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这方面的研究后来一直伴随着我的研究生涯。”就这样,地质专业的郭华东一只 脚踏进了遥感科学的大门。

1977年,我国“遥感领域的开拓者”——陈述彭先生率中国遥感代表团出国访问归来,在冶金部礼堂做了一场出访汇报。聆听过大师的报告后,郭华东被深深感 动了。“原来遥感这门科技,能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这么多领域,能为国家做这么多事情!我当下就被这个学科吸引住了。” 当时适值文革后国家第一次研究生招生,郭华东给陈述彭先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达了想师从先生的愿望。他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陈先生十分热情的答 复:“欢迎报考!”在陈先生的激励下,郭华东一边工作一边发奋学习,终于如愿以偿,考到了陈先生门下。“当年陈先生给我的回信,我至今仍然保留着。”谈及 逝去的恩师,郭华东的神情里流露出无限怀念。

“从被遥感迷住的那一天起,我就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郭华东调侃道。其实,所谓“不归路”,不过是因为情之所钟,义无反顾罢了。

做科研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被感动”“被吸引”“被迷住”,郭华东谈起自己的专业领域时,总是不吝惜各种饱含感情的词汇。他认为一名科研人员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离不开对科学、对 专业的热爱。“在科学的入口处,首先要热爱它,立下崇高的理想,并且终身都为之不懈奋斗;其次,要怀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只有保持这份好奇,才能与日复一 日的单调工作带来的疲倦感对抗。”郭华东说,“总有人问我,你们的工作这么枯燥、这么辛苦,有什么好做的呢?其实他们不理解,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最享受的 事情就是做自己愿意做的科研工作,这本身就可以带来最大的满足。”

郭华东业余爱好体育,大学时常常参加体育比赛,每次都能给班里、系里争得荣誉。“比如跑长跑,最重要就是坚持到底的那份毅力。做科研也一样,对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要始终保持一种不懈奋斗的精神。这样,才能越过‘高山峡谷’,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

大起大落中逼近真理

说起科研道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有一件事让郭华东至今记忆犹新。

198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成功升空。当时正在研究雷达遥感的郭华东通过合作,得到了一批宝贵的数据。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郭华东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 “雷达河”,并为此感到非常欣喜。然而,当他进入野外进行实地验证时,才发现自己原以为在地下几十米上百米的地物,竟然是一座座高达一、二百米的沙山!

“这一现象,完全颠覆了我最初的预测,我简直无法相信这个摆在眼前的事实!那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甚至开始对很多现象都产生了怀疑。”这次的经历,让 郭华东深刻体会到了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喜乐哀愁。“在我痛苦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电磁波与地物相互作用的认识还非常不足,因此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几 个月后,当我把问题真正弄清楚时,痛苦马上变成了强烈的快乐。”

郭华东讲到兴头上,还提笔在纸上连写带画,向记者阐述了这一现象形成的原理。在他的勾勒和解说下,完全外行的记者竟然也听懂了其中的玄机。而郭华东的眼睛中,依稀又闪烁着当年解开谜题时的喜悦。

慈父恩师 山高水长

对郭华东的成长成才影响最大的人,当数他的父亲和导师。

郭华东的父亲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在江苏丰县任教。“那时候,在我们那个小地方,我父亲算是秀才级的人物了。五十年代起,他在新创办的县中任教导主任。 我初中的前两年就是在父亲任教的中学度过的。”说起父亲,郭华东显得很自豪,“我记得很清楚,父亲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是83块钱。凭着他的工资,我们全家 七、八口人的生活还很不错。不仅如此,每周我们都能跟着他去看戏看电影。”尽管当年的生活有不少坎坷辛苦,但是郭家子女六个,有四个都上了大学。这与父亲 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另一位让郭华东念兹在兹、感恩不已的人,就是他的导师陈述彭院士。陈先生不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者,更有着不凡的人格魅力。2008年汶川地震时,郭华东率领 他的团队处理图像,分析灾情。在连续三周日以继夜的工作后,郭华东感到身体不适,在医生的强制要求下住院了。一天,郭华东记挂着工作,偷偷从医院溜出来, 给大家开会讨论数据分析工作,没想到此时收到了陈先生女儿的短信。原来,88岁高龄的老先生听说爱徒住院了,放心不下,带着自己的女儿亲自到医院看望郭华 东。“我感动得都要哭了——有此恩师,夫复何求?”就在同年,陈先生驾鹤西去,郭华东撰写了一篇文章怀念这位恩深义重的导师。“那种思念之情,不是他的学 生决然写不出来。”

寄语青年 珍重学业

郭华东年轻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本该是继续求学的年纪,他却入伍当兵了。这些经历让郭华东更懂得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

“我入伍时19岁,正是最渴望知识的年纪。那个年代没有书读,为了在部队里也能学到点知识,我们几个彼此要好的战友聚在一起,自发成立了一个‘科技小 组’,每到周末就凑在一块儿‘研究科学问题’,比如灯的开关为什么能一拉就亮,一拉就灭。现在想想,当时讨论的问题都很傻很简单,但是那个过程非常快 乐。”

三年的军旅生活极大地锻炼了郭华东,他说:“部队的磨练对人的成长很有帮助。军队强调军纪军风,做事要井井有条,要严守纪律,雷厉风行,不能拖拖拉拉。这三年造就了我的意志和作风,这对我后来的科研事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郭华东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学生很优秀、很聪明,但他们有时把大量精力放在了‘享受’上。学习的机会真的很难得,你现在可能没什么强烈的感觉,但走出校门后,再想好好学点知识,就很难有充足的时间了。这种遗憾,也许终生都再难补偿。”

郭华东强调:“中国科学的发展还是要靠年轻人。我们面临着跨越创新的挑战,这向今天的青年学子们提出了比当年更高的要求,你们不能满足于中国科技的现状,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

当记者请求郭华东为国科大的青年学子提出寄语时,他在纸上挥笔写下:“为了中国科学的明天,加倍珍惜求学的今天。”笔体遒劲,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莘莘学子的无尽期待。这是郭华东最想说的话,也是记者在聆听过他的治学生涯后,最深的感触。

激情灌溉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这一概念,自1998年美国前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后,很快就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十几年间,数字地球学科迅猛发展,俨然成了现代社会的信息战略制高点。

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发起的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在北京召开,郭华东任大会秘书长;2006年,郭华东等人合作创建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成立,总部设于 北京,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主持研发的“数字地球原型系统”,被国际同行称赞“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2008年,郭华 东创刊《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并担任主编,该刊2009年被收入SCI源刊,现影响因子为2.058……他和同事们推动了全球性数字地球的发展。 鉴于这诸多成绩,郭华东于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很多人看来,院士头衔就意味着功成名就,但郭华东从未自满、止步。无论取得多少成绩,获得多少荣誉,他都依然踏实勤奋、兢兢业业地工作。大数据时代给研 究人员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郭华东说:“各国的卫星、飞机每时每刻都在获得大量的地球数据,但是人类有效利用的不过一、二成。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 沉睡的数据,避免重要发现从浩瀚的数据库中流失。”“我们要在数据的海洋里破浪而行,从数据中寻找科学发现!”可见,他在数字地球这一领域上所倾注的,不 仅是满腔热情,更是责任心和使命感。有人说,看一个人是否热爱一样事物,要看他在提起这件事物时眼睛是不是会“发光”。在与郭华东交谈的不到一个小时里, 记者不止一次看到他双目炯炯,绽放出明亮的光彩。这位已经年过六旬的科学家,自内而外彰显着一种热情洋溢的生命力,岁月无法磨蚀它,连荣誉与声名也无法让 它钝化。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海归QQ群

    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