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网 > 高校动态 >

高校挖人大战催生职业跳槽教授:谋官又谋房

2017-03-31 09:5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袁汝婷 闫睿

原标题:高校“挖人大战”,催生逐利、谋官、谋房的“职业跳槽教授”!

[导读]“职业跳槽教授”有“蜻蜓点水”型和“狡兔三窟”型。“蜻蜓点水”型教授一个聘期换一个单位,每所学校待三五年。聘期一结束,立马大抬身价,如果学校不给钱,就跳走了。“狡兔三窟”型教授先到一个地方,拿了安家费,弄到了房子,然后又到另一所学校再来一次

“高校教师跳槽,这事儿有点像某些人离婚,越离越不珍惜,越来越没感情。”西部一所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无奈地如此比喻身边一些大学教师的频繁跳槽。

在数千公里外,东北一所高校的长江学者张龙(化名),正在上演“离婚再婚秀”。每隔三五年,他就换一所院校,最近一次跳槽,校方支付给他6000万元科研经费,上一位东家投入的2000万元科研经费就此闲置,围绕他组建的科研团队也被迫解散。

这位教授在40多岁时评上长江学者,如今已是第三次跳槽。

毋庸置疑,高校间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整体上确能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间出现的人才非正常流动,打起“挖人大战”,消极作用也越来越不可忽视。像张龙这样的“职业跳槽教授”,正是高校“挖人大战”消极作用的缩影。

蜻蜓点水、狡兔三窟

蜻蜓点水、狡兔三窟

“职业跳槽教授”逐利、谋官而动

“这样的人就是钻制度空子,让国家资源流入自己腰包。”东北一所985高校的人事处处长告诉记者,“职业跳槽教授”大致分两类:“蜻蜓点水”型和“狡兔三窟”型。

蜻蜓点水:一个聘期换一个单位,每所学校待三五年。“聘期一结束,立马大抬身价,如果学校不给钱,就跳走了。你要说他违法违规,从法律上他没问题。可你要说他没造成伤害,怎么可能呢?”湖南一所地方院校的人事处处长向记者坦言,“蜻蜓点水”型的教授最让人头疼。此类教授往往资历较深、学术水平不错,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会趁着五年聘期期满、商量续约时开出天价条件,不满足就跳槽。

“这些人很聪明,跳到一个单位可以迅速适应,拿项目、出论文。但是我们发现,他们的科研成果往往是重复性、短期性的,自己履历漂亮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似乎都和他们无关。”上述人事处处长说,学校如今已经被“跳怕了”,甚至不敢对某一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大量投资,“钱花下去,聘期一到人跑了,怎么办?”

狡兔三窟:兼职东家一大堆,科研成果没几件。一所高校的青年学者王晓(化名)成功申请到一个国家社科项目,并成为项目主持人。靠着国家社科项目主持人的身份,他先后到好几所普通院校任教。“先到一个地方,拿了安家费,弄到了房子,然后又到另一所学校再来一次。”

王晓原来所在高校的人事处处长说,后来学校收到一所省属院校的信,质问这位老师的行为,“但当时人已经不在我们学校了,对方院校为了引进人才,本身很多人事手续就不规范,最后只能吃个暗亏。就连分给他的房子,产权都拿了,顶多是过几年再出手呗。”

不少受访者称,一些高校教师在多个单位任职或兼职,拥有光鲜头衔的更是“多头聘用”,获取多方的巨量投资,兼职身份一大堆,科研成果却少得可怜。

一位受访专家告诉记者,无论是“蜻蜓点水”型还是“狡兔三窟”型,目的无外乎两种:逐利和谋官。“40岁开始跳,65岁退休,聘期一次五年,至少可以跳个三四轮,每一轮都赚一笔安家费,几次倒手收入可不少。”还有一些人,在原有部属高校无法谋得一官半职,两三年间便通过工作调动的方式,跳往省属高校担任系副主任,不久再跳往市属高校担任系主任。

“金帽子”思维之害

一些地方院校成“几连跳”重灾区

“今年,有200多个学位点要启动评估。所以各大高校都开始‘挖人’了,不少‘跳槽型’教授蠢蠢欲动。”受访的多位高校人事工作者坦言,每当有涉及高水平师资数量的考评启动,就会让许多高校进入“人才动荡期”。

“我们有一个学院院长,是青年长江学者,年薪大概40万。前两天,广东一所学校开出130万的年薪来挖他。因为博士点要开评了,想挖个‘金帽子’去增加筹码。”一所985高校的人事处处长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跳槽型”教授的出现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学校“挖人”存在一种短视行为,“引进就可以了,至于以后他要为学校发挥什么作用,并不考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才考评指标。”

与名校相比,一些普通院校受“金帽子”思维影响更甚。

中部一所普通院校的人事干部告诉记者,省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省级财政拨款,与部属高校相比“人才少,钱更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有着“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专家”等头衔的教授,可能会给学校某个学科带来质的转变。

“我们不是从9变10,而是从0变1。所以我们特别愿意付出大量成本。但是,当我们把有限的经费集中花在某一两个人才上,引回来的却又是跳槽型的人,就会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心态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位人事干部忧心忡忡。

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记者了解到,西部一些省属高校,在人才数量考评指标的压力下,一方面无法拿出大量经费提高教师队伍待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花有限的经费吸引拔尖人才“冲指标”,导致教师薪酬天平严重倾斜,教师队伍心态受到冲击。

一位高校人事处处长将这样的情况比喻成“等红灯现象”:“本来大家都在过马路,一群人老老实实等红灯。突然有个人从天而降,直接就杀到了马路对面,也没人抓他。其他等红灯的人就会蠢蠢欲动,觉得傻等不公平。这就对整个人才市场的公平造成了破坏。”

最令人忧心的还在于,一些地方院校在遭遇“几连跳”后,却无法追回损失。“就算有些人在合同没到期的时候就跳槽了,该赔偿、退回的部分有时拖一拖,也就赖掉了,多大的资源浪费!”

受访的高校人事工作者透露,面对不合理的“挖人大战”,目前基本还是靠道德层面的契约精神进行约束,真正能诉诸法律的少之又少,“这是最后一招,基本不会用。”

多管齐下治理“跳槽病”

多管齐下治理“跳槽病”

完善机制·搭建平台·调整指挥棒

受访专家、高校管理者及一线教师认为,“职业跳槽教授”的出现,是高校人才机制不够完善、教师信息平台建设不健全、考核政策有调整空间的一个表征。要治“跳槽病”,需多管齐下开药方——

首先,应为部分“人才工程”加上空间限定,避免出现“跳槽型镀金”现象。受访高校管理者坦言,目前诸如长江学者等人才工程都对西部有所倾斜。一些“跳槽型”教授钻了制度的孔子,以此镀金,在东部激烈竞争中难以获取头衔,就跳到西部参评,再“衣锦还乡”。

“能不能在人才工程中加以空间限定?比如,如果是因区域照顾政策从东部跳到西部评出的长江学者,应走单独序列,如再跳回东部,要重新进行评定。享受了区域照顾的学者,如果跳槽,头衔就应该有空间限制。”一位受访高校人事处长建议。

其次,搭建高校教师信息共享平台,让职业诚信有迹可循。“我们学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有两种人是坚决不要的。一是看过去的简历,超过两次跳槽的,不要。二是看兼职数量,兼职过多,不要。”一所985高校人事处处长透露。

然而,这样的标准执行起来仍有难度。“现在哪个教师在哪些学校有职务,我们都是‘两眼一抹黑’,没有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只能靠自己上百度去查。”受访专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搭建高校人才交流信息共享平台,人才跳槽履历、兼职信息等都可进行查询。这样一来,聘用单位就能对人才的职业诚信进行评估预判,同时,也倒逼人才自我约束。

第三,调整考核指挥棒,避免“金帽子”催生人才异化流动。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少雄认为,像“职业跳槽教授”这样的人才异化流动,根源是考核指挥棒下的投机行为。“一些高校寄希望于找到‘雇佣军式’的科研团队,一是‘金帽子’多了指标好看,二是论文和项目多了业绩好看。殊不知,学科能力、学校建设,都是慢慢沉淀出来的,不能急功近利。”

受访的高校管理者们呼吁,对于学校、学科的拨款机制和考核指标,应弱化对某一类人才的数量指标要求,更注重长效积累。“强不强,不能单看有多少个‘金帽子’,否则,‘职业跳槽教授’野火烧不尽。”

延伸阅读

一惑、二愁、三怕 

四位高校人事处处长谈“挖与被挖”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袁汝婷、闫睿

“挖人大战中,每一所高校都无法独善其身。我们既是挖人的‘抢夺者’,也是被挖的‘受害者’,心情很纠结。”

记者就高校“挖人大战”,与四位高校人事处处长交谈,明显感觉到他们遭遇“职业跳槽教授”之后的“惑、愁、怕”心态。他们分别来自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985、211高校及普通院校。

困惑:“我们还敢对人才进行长期投资吗?”

“现在有些带着长江、杰青‘金帽子’的学者,只要聘期一结束,马上就走。甚至在聘期内就‘挖门盗洞找关系’想要离开,形成了职业跳槽!”中部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人事处处长说,只要聘期将过,就会有人联系多家单位,反过来和原单位开高价。

“一些人才就这样变成了长期‘临时工’。”这位处长既有些无奈,又感到困惑:除了一纸聘用合同,他们对学校付出大量资源的栽培,难道就毫无感情?对这样的人才,学校到底该作为临聘教授对待,还是作为终身教授管理?

“长此以往,我们还敢对人才长期投资吗?尤其是刚刚成长起来的学科领域,一个人走了,一个学科就垮了。一旦投注大量资金,人走了,我们会不会傻眼?”这位处长的困惑里,夹杂着浓浓的“不安全感”。

发愁:挖回来的人能不能融入?干不出成绩怎么办?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人才一旦被我们高价‘挖回来’,总是很难融入学校现有的科研格局。这里面,往往既有本人的水土不服,也有他人的难以接纳,既有的人才格局也会被打破。”西部地区一所985高校人事处处长说。

“省属学校可支配经费本来就少,还要把大量的经费用来引进某几个人,给他们搭建科研平台,这会造成教师队伍心态的不稳定。”一位地方省属院校的人事处处长,将此类情况比喻成“分配玩具”——

“好比我家里很富裕,给小孩买的玩具都是两三千元,摔烂了就烂了。可我家里很穷,我给其中一个孩子买了两三千元的玩具,而其他孩子手里拿的都是百十块钱的,那所有眼光都会盯向拿着两三千元玩具的孩子。我担心他不满、担心他跳槽,其他人的眼光也会盯着他。”

这位处长说,人才挖回来他就开始犯愁:如果融入不了怎么办?如果做不出成果,怎么办?一连串如果背后,是付出高代价与结果未可知之间的落差,令人忧心忡忡。

害怕:“怕他干不好,更怕他干得太好,被挖走”

“怕他干不好,更怕他干得太好,被挖走。”中部一所高校的人事处处长告诉记者,人才引进之后,不仅愁,也开始怕:“被跳槽跳怕了。”

这位处长说,招来一个人才,感觉就像小时候过年穿了一件新衣服,“既怕别人看不到有多好,又怕别人看到了太好抢走。因为前期投注大量资源,人才一旦跳槽,正常的学术生态系统就面临解体、崩塌。”

采访中,一位人事处处长甚至告诉记者,每到评各类人才工程时,他都“又期待又害怕”,很是纠结。“期待的是学校培养的人才能‘榜上有名’,害怕的是榜上有名的人才,最终被挖到别的学校的榜上去。现在不少学校都有这样的心态:想挖别人的人,又害怕自己的人被挖。”

观点

“挖人大战”不会有赢家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袁汝婷、闫睿

在东北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正处于科研上升期的青年教授张华(化名),最近正苦恼着要不要吃“回头草”。

三年前,张华被该校以90万元年薪、280平方米住房及数千万元科研经费的诱人条件,从同在东北的一所985名校“挖来”。到了新单位才发现,科研团队、资源平台都难以支撑自己的研究,干不出什么成果,他又萌生了返回原校的念头。

另一边,“痛失”张华的那所985高校,也有了“反挖”的打算。该校一位管理人员向记者坦言,虽然学校愿意再把张华“挖”回来,“可是,折腾了两三年,科研时间耽误了,大量资源搭进去了。这不就是浪费国家钱吗?”

张华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访东、中、西部多地发现,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重点名校还是普通院校,几乎都被卷入高校间激烈的“挖人大战”。

负和博弈:没产生任何增量

“他挖我一个长江学者,我肯定不甘心,也去挖他一个杰青,最后两家谁也没得没失,但都扔进了不菲的年薪、安家费、科研经费。”东北某985高校的人事工作者向记者坦言,这样的“挖人大战”,最后结果是“从左兜装进右兜,对国家的人才总量没产生任何增量。”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梅兵告诉记者,每次学校推荐教师参评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总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学校的人才计划见到了成效,忧的是闪亮的头衔无异于释放“信号”:“评出了长江学者,就等于给人插了一个小旗子——这是最优秀的人。我们有个拔尖人才,参加一个奖项答辩,回来不到一年就被挖走了。”

“每个高校都是受害者,哪有赢家呢?”一位受访的高校领导感叹,“5年前,涨工资是为了挖人,现在涨工资,是因为不涨人就被挖跑了。”

削峰填谷:谁来建设“双一流”

削峰填谷:谁来建设“双一流”

上海一所名牌高校,曾有一位30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已被纳入学校的重点人才培养计划。不久前,沿海省份一所普通院校开出数百万元住房补贴的“天价”,成功将其引进。“我们这么用心选苗,集合优势资源育苗,结果在我们这儿开了花就被移栽,去了另一方土壤,还不知能不能结果。”该校副校长感叹。

一些受访高校校长和人事部门负责人坦言,不少普通高校在“挖人大战”中采取“土豪”策略,将拔尖人才以高薪厚禄吸引过去,却无法提供与其科研能力相匹配的科研支撑团队、软硬件条件,导致拔尖人才“水土不服”。

“建设‘双一流’,就是要让优质的人才在优质的学科汇集,集中力量攻坚高精尖领域。这需要整体环境支撑,需要有好的研究团队、学科基础等,不是砸钱就可以的。学术尖子都被‘土豪’砸晕了,谁来建设‘双一流’?”东北某综合性大学人才办主任坦言,“挖人大战”最大的危害是在学术科研领域造成削峰填谷效应,“高峰没有了,低谷也难填平。”

告别无序:避免“慷国家之慨”

告别无序:避免“慷国家之慨”

不少高校管理者、人才工作者呼吁破除“你挖我、我挖你”的恶性循环。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高校人才的流动很重要,但流动应该是有序的、科学的,要从完成国家重大目标、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考虑。”

梅兵等人建议,可以在人才竞争中引入“转会制”,引才单位需要向原单位支付资金,并向国家交纳税款。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被挖”单位有充分的资源继续培养人才或者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引才沦为“慷国家之慨”的数字游戏。

董奇等人建议,国家、地方层面都应“视野向外”,“引才计划主战场应该在海外,是齐心协力聚天下英才,而不是自己人抢来抢去。”

另有人才工作者建议,对高校调整考评指挥棒,指标设置方面可以适量减小某一类人才数量这样的硬性指标。

缓解“挖人大战”,教育部已经采取措施,一些地区高校间也开始形成默契。梅兵告诉记者,在院校云集的上海,各大高校间已经达成了“同城不挖”的协议。“我们不主动引才,但人才流动的大门敞开,如果有高层次人才基于自身发展、学科建设的需要,希望换一个平台,我们也会和对方单位协商。”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海归QQ群

    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