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3年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3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9人
“3年来,吉林农业大学共全职引进植物保护、中药学、园艺学、生物学、兽医学等多学科各类高层次人才13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杰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9人。”
“2017年以来,学校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取得了新增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佳绩;今年,学校有12项科技成果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中学校立项数量也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创造了历史新高。”
……
说起学校的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吉林农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史旭升滔滔不绝。
作为一家省属涉农类高校,吉林农业大学在短短3年时间,人才引进工作就取得如此佳绩,究竟为何有这样的吸引力?
水积而鱼聚 木茂而鸟集
“人才”二字,笔画虽少,分量很重,是一所高校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
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吉林农业大学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吉林省不断推出强有力的引才政策,打造越来越优化的人才环境。有好的政策、好的环境,这让学校看到了引进高端人才的希望。他们先是将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从原来的每年100万元提高到每年2000万元,而后又相继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引进优秀博士管理办法》《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对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作出了详尽安排。其中,包括每年优厚的特殊津贴,一次性提供50万元至300万元的购房补贴安家费用,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仪器设备配套经费,还为引进人才开展相关教学与科研活动提供所需的一切必要条件。
为鱼积水,为鸟茂木。学校通过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两种方式,先后吸引到多位“高精尖”人才。他们的到来,推动学校相关学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朱蓓薇,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双聘院士。2017年被吉林农大柔性引进后获批成立了省属重点高校首个双聘院士工作室,提升了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同行业的影响力。
王英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2017年来校工作后,迅速弥补了学校在中药资源育种方向缺少领军人才的不利局面,也为2019年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顺利获批发挥了重要作用。
……
3年来,吉林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不单有院士、中直单位的多名人才,还从国内双一流高水平高校中引进多位高端人才。
人才培养不能丢了任何一个“子”
在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实验室里,副院长李伟正在忙碌工作。1980年出生的他,正是学校自身培养起来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也是学校人才政策的受益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年我是最年轻的教授。学校的信任和培养,以及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理应有所回报,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人才体系建设,最忌讳的就是信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只重视引进的人才而忽略了本土人才。吉林农大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应该是满盘棋,不能丢了任何一个“子”。为此,吉林农业大学坚持“两条腿”走路,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化人才双培养,为校内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相继通过职称评审系统改革、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制改革,又全面启动了人才培养工程,从全校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遴选学术领军人才、带头人、骨干等进行重点培养。对于着力培养的创新人才,除享受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福利待遇外,学校每年还会提供相应津贴奖励。
“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作为受益者,车东升同样感触良多。2014年,他通过答辩,获聘专业技术岗七级副教授。去年,在他刚刚顺利通过五级副教授答辩后,正巧赶上了学校政策的出台,于是符合条件的他又顺利申报成为四级教授,“青年教师不用再一味等时间、熬资历,大大激发了积极性,也给了大家更多发展机会,来做更多的事。”
引进的高端人才带动了整体人才队伍的提升,而本土人才的成长则优化了引进人才的科研团队结构,使得人才队伍更有后劲。吉林农业大学根据本土化人才的研究方向和个人意愿,将他们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匹配组成“引进学者 本土教师”团队,形成相互学习研究的良好氛围。随着二者的匹配融合,契合度越来越高,本土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以引进人才为引领,与校内原有人才交流、碰撞,才能令本土人才快速成长进步,发挥出人才的叠加优势。”史旭升兴奋地说。
目前,吉林农业大学本土化人才数量已达百人,各类省级人才数量也在不断攀升。高层次人才本土化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人才齐发力 硕果满枝头
高校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直是最大的难题。吉林农业大学却将其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率先迈出了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事实证明,这一步,迈得十分正确。
3年时间,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个;成为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建设高校;建立了基本覆盖农业产业各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实现了国审主要作物品种全覆盖;率先在省内成立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和智慧农业研究院,助力玉木耳、吉林白鹅等特色项目在精准扶贫包保村落地生根。
在“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立项1682项,到位科研经费8.2亿元,成果转让及横向项目经费达1.5亿元,累计创造技术增收150亿元。高层次人才“磁石效应”取得累累硕果,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综合排名也都随之实现大幅跃升。
在人事人才体系建设这条路上,奋进的吉林农业大学必将引才、聚才、重才、爱才,继续打造适宜干事、适宜发展的人才高地,在吉林省乡村建设行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东莞理工学院参加2020海交会 招揽海外高端人才
2020-12-24成立海外人才联络站 青岛大学举办崂山论坛聚英才
2020-12-23内蒙古大学召开学习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
2020-12-18西南医科大学举行留学人员联谊会、侨联主题交流联谊会
2020-12-16山东大学搭建立体化引才育才渠道 “齐鲁青年论坛”吸引了近500位青年
2020-12-11高校招人开出70万年薪!教师收入“补涨”已成趋势?
2020-12-08绵阳师范学院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
2020-12-08浙大近两年引进45位资深学者,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也已入职
2020-12-01西安外事学院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
2020-11-25第五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在云南大学启动
2020-11-24
海归QQ群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
|||
---|---|---|---|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