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25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目标,立足旱区、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紧密围绕国际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优势领域持续深耕,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布局。
学科建设:多点突破,享誉国际
●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植物保护、畜牧学)
●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0.1‰
●79个本科专业,学科体系完善
科研平台:顶级配置,赋能创新
国家级平台矩阵: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特色科研载体: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以及未来农业研究院、深圳研究院、海南研究院、旱区农业新疆研究院等独具特色的科研载体。
一、 学院简介
动物科技学院拥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科学(强基计划)4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是国家一流专业;学科涵盖畜牧学、水产、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其中畜牧学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2人(二级教授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3人;研究生导师1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领军人才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人,宝钢优秀教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站长8人,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0人,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陕西省人才计划20人。
近年来,学院瞄准世界畜牧学科前沿领域,聚焦畜禽种质创新和高效健康养殖,形成了畜禽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牛羊基因工程育种、畜禽营养调控与饲料工程、畜禽高效健康养殖等4个特色优势方向,牛羊基因工程育种方向创新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家畜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青年项目2项),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2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项,累计到位科研推广经费5.1亿元,其中2023、2024连续两年到位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获批国审奶绵羊新品种1项。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1项,其中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累计发表SCI论文1343篇、授权专利179项。
建有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草食家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现代牛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畜禽资源(牛)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动物生物育种国际农业联合研究中心、畜禽养殖杨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哈家畜生产与加工科技示范园(奶牛)、中哈畜牧业联合实验室、中哈畜禽资源创新利用联合实验室;陕西省生物育种未来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肉牛工程研究中心、奶山羊工程技术中心、略阳乌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饲料工程研究中心、家畜基因编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渔药创新创制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19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教平台。
建立了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洛川养猪试验示范基地、石泉蚕桑试验示范基地、金昌-延安肉羊试验示范基地、肉牛试验示范基地、陇县奶山羊试验示范基地等6个校外示范推广基地。校政企联合共建了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关中奶山羊研究院、榆林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富平奶山羊产业研究院、甘肃金昌奶绵羊产业研究院、略阳乌鸡产业发展研究院、君乐宝奶业研究院、西雅肉牛产业创新中心。建立宁夏红寺堡滩羊科技小院和家禽种养循环(武功)科技小院。发起成立陕西千亿奶山羊产业联盟、智慧牧业发展校企联盟、陕西省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家畜生态学报》《中国牛业科学》《畜牧兽医杂志》《北方蚕业》4种学术期刊,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办刊《Animal Research and One Health》(AROH)。
学院现已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为高水平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广阔平台和有力保障。
二、 招聘方向
1.智慧牧业
畜禽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智慧牧场环境监测与控制、畜禽智慧生产与智能管理
2.动物科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3.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水产动物病害、水产营养、水域生态
三、 招聘岗位
1.杰出人才
学术造诣高深,研究方向属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在本领域做出重大学术贡献,具有公认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战略科学家。
2.领军人才
在本领域重要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重大原创性学术成果,或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海内外学者。
3.青年拔尖人才
创新思维活跃,科研能力突出,在本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学术成果,发展潜力较大,具有一流科技青年人才实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
4.青年优秀人才
近五年取得高质量学术成果,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5.全职博士后
国(境)内外博士毕业生(一般在取得博士学位3年内),学术成果突出,有较大发展潜力,年龄在35周岁以下。
四、 工作和生活待遇
(一)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1.纳入正式编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2.提供满足科研需要的经费支持和实验办公条件。
3.按照学校相关政策单列研究生招生指标。
4.提供不少于130平方米全新全产权住房和安家费。
5.妥善安排配偶工作,解决子女入托入学(学校附属幼儿园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就读的小学为省级示范小学,附属中学为省级示范中学)。
(二)博士后人才
1.特别资助博士后:年薪不低于33万元(税前)
2.重点资助博士后:年薪不低于22万元(税前)
3.一般资助博士后:年薪不低于15万元(税前)
在站期间可按照学校规定申请参加职称评审;表现优异者,出站后优先补充到学校教师队伍;按照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提供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共担时代使命,共谋发展新篇,共铸事业辉煌!
五、 联系方式
联系人:巩敏芝
电话:+86-29-87092937
邮箱:gongminzhi1160@nwsuaf.edu.cn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21MtLT7ZKvoEHPnQQCy2aQ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西北大学2025年诚邀海内外英才
2025-10-23咸阳师范学院2025年下半年招聘博士教师公告
2025-10-23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2025年招聘科研人员公告
2025-10-21西安外国语大学2025年度第二批公开招聘专任教师岗位公告
2025-10-21西京学院2025年招聘博士公告(二)
2025-10-20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招聘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公告
2025-10-16西南交通大学2025年秋季公开招聘管理岗位与其他专技岗位人员通告
2025-10-14西北大学2025年度招聘教学科研岗位人员104名公告(第二批)
2025-10-11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5年招聘师资公告
2025-10-11西北工业大学2025年度全球引才公告(更新)
2025-09-29
海归QQ群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
|||
|---|---|---|---|
|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
|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
|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
|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
|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
|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
|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
|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 |
|
|
扫描二维码,关注留学人才网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