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网 > 高校招聘 > 北京 >

北京理工大学2025年诚邀全球优秀人才加盟

2025-05-14 07:54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liuxuehr

“十三五”以来,北京理工大学持续优化、实施了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北理工特色的“预聘-长聘-专聘”教师聘任体系。现面向全球选聘具有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者,汇聚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一、岗位类别

2025年度拟引进人数

教师岗位:200+ 博士后研究人员:300+

专聘岗位:包括杰出教授、讲席教授、特聘教授

学术造诣高深,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重要学术成就,具有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能够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的学术领军人才。

长聘岗位:包括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

创新发展潜力大,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突出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带头人。

预聘岗位:包括准聘教授、预聘副教授、预聘助理教授

获得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具备较好的学术背景及发展潜力,已取得一定学术成绩的优秀青年人才。原则上,准聘教授年龄不超过40周岁,预聘副教授年龄不超过35周岁,预聘助理教授年龄不超过32周岁。

博士后研究人员:包括特立博士后、团队岗、科研岗、思政岗

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获博士学位3年内,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二、学科领域

学科类别 机械与运载 信息与电子 理学与材料 人文与社科 交叉学科
学科 力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安全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交通运输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电气工程
海洋工程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学
统计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药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论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应用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学
法学
设计学
外国语言文学
教育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人工智能
碳中和技术与管理
人因工程
能源与气候经济
智能数字表演
国民经济动员学
工业与系统工程
光机电微纳制造
融合医工学
机电储能科学与工程
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

三、待遇保障

1.在满足北京市落户条件下,协助解决北京户口。

2.按照相应岗位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结合教学研究工作实际,在实验办公条件、团队配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3.学校秉持一流学术标准甄选人才,同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并建立长效增长机制。

4.按照相应岗位提供住房补贴、协助解决过渡性公寓。

5.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四、联系方式及应聘办法

将应聘所需材料整合成一个PDF文档,以“姓名-岗位类别-院系/学科”命名,发至各院系联系人邮箱并抄送至人力资源部邮箱。

教师岗位

联系人:张苗、赵人、赵娟、蔡昊

电话:+8610-68912334、4243

邮箱:bitzhaopin@bit.edu.cn, bitrcb@bit.edu.cn

博士后研究人员

联系人:陈百权、杜娟

电话:+8610-68914539

邮箱:bitpostdoctor@bit.edu.cn

应聘网站:http://rszhaopin.bit.edu.cn/zp.html#/

学校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近年来,学校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各项关键办学指标创历史新高,向上向好态势持续巩固,稳居“双一流”高校第一方阵前列,学校事业发展迈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厚植沃土,队伍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三个五’人才工程”,打造“54321”创新人才金字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积极营造“引得来、立得稳、留得住、长得好”的良好人才生态。打造了以“师承效应”“头雁效应”“集聚效应”“倍增效应”为代表的人才培引新模式,有效推动以校引人、以业育人、以人聚人,人才队伍质量显著提升。

特色鲜明,学科发展绽放勃勃生机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围绕“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系统构建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学科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扩大,兵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批珠峰学科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12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平均位居全球第212位。

多元共赢,对外合作开创崭新格局

学校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珠海校区建设加速推进,取得重大进展,雄安校区设计规划全面启动,重庆创新中心、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唐山研究院、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等校地合作机构一流成果频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联动省级政府、国家局、领军央企、一流院所,打造集校地、校企、校校为一体的创新联合体,服务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助力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提质升级。

各单位具体联系方式如下,欢迎咨询

序号 教学科研机构 联系人 电话 电子邮箱
1 珠海校区 包老师 0756-6846278 rcb@bitzh.edu.cn
2 宇航学院 陈老师 010-68914538 chyh0801@bit.edu.cn
3 机电学院 万老师 010-68914158 wandong@bit.edu.cn
4 机械与车辆学院 何老师 010-68911813 hexu@ bit.edu.cn
5 光电学院 郭老师 010-68913659 guomingjuan@bit.edu.cn
6 信息与电子学院 刘老师 010-68918205 suyl@bit.edu.cn
7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刘老师 010-68911280 liuna@bit.edu.cn
8 自动化学院 许老师 010-68918838 xuxiuqin@bit.edu.cn
9 计算机学院 李老师 010-68915022 liwei_cs@bit.edu.cn
10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郝老师 010-68912176 haohaoqian@bit.edu.cn
11 材料学院 孙老师 010-68913948 sunbf@bit.edu.cn
12 化学与化工学院 王老师 010-81381383 wanglin@bit.edu.cn
13 生命学院 雷老师 010-68915244 leixiao@bit.edu.cn
14 医学技术学院 胡老师 010-68911939 huningning@bit.edu.cn
15 数学与统计学院 孙老师 010-81384701 sunjing@bit.edu.cn
16 物理学院 龚老师 010-81383935 saigong@bit.edu.cn
17 管理学院
国际组织创新学院
贾老师
张老师
010-68918840
010-68918629
jiaxiaowei@bit.edu.cn sgg@bit.edu.cn
18 经济学院 苏老师 010-68918679 nansu@bit.edu.cn
19 教育学院 覃老师 010-81381301 qinyiwen@bit.edu.cn
20 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老师 010-81381326 syiren@bit.edu.cn
21 法学院 于老师 010-81381030 yulu17@bit.edu.cn
22 外国语学院 高老师 010-81381130 gaoteng@bit.edu.cn
23 设计与艺术学院 王老师 010-81381038 yangofficial2015@126.com

 

序号 其他教学科研机构 联系人 电话 电子邮箱
1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李老师 010-68913188 arims@bit.edu.cn
2 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张老师 010-68911676 pengzhang@bit.edu.cn
3 长三角研究院 梁老师 0573-83990818 bitcsy-hr@bit.edu.cn
4 重庆创新中心 杨老师 023-81031899 bitcqic@163.com
5 唐山研究院 刘老师 0315-5068176 bit_tangshan@bit.edu.cn
6 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 韩老师 0531-87260656 hr@bit-at.cn
7 郑州研究院 李老师 0371-65809572 lishan@bitzz.cn
8 东南(莆田)信息技术研究院 单老师 0594-2690159 beilidny@126.com

欢迎关注“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部”、“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部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

原文出处:

https://renshichu.bit.edu.cn/gbzpxx/0c8abf29947d4691a13a68bd7b878a51.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海归QQ群

    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