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网 > 博士后招聘 > 高校博士后招聘 >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简章

2017-01-18 10:44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liuxuehr

一、招收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二、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合作导师:王永进

主要研究方向:可见光通信、类脑芯片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研发高速可见光通信芯片、双工通信、类脑芯片及微纳信息系统

招收人数:2-4人

联系方式:wangyj@njupt.edu.cn/18951896084

导师介绍:王永进,男,1977年12月生,江苏徐州人,工学博士,2011年1月任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博士生导师。师从邹世昌院士,于2005年3月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得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奖学金、英国皇家工程学会奖学金获得者,先后在德国弗赖堡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13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012年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他入选了2011 年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和“六大人才高峰”第八批高层次人才,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项。

在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973计划前期预研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资助下,面向可见光通信的集成化应用,围绕氮化镓微纳光电子器件与信息系统,从器件设计、微纳加工到系统集成,开展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重要突破,在国际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发表了60余篇SCI论文,合著英文专著Handbookof Optical Microcavitivies。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公开30余项。

(二)合作导师:王保云

主要研究方向: 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最优化理论及应用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无线物理层安全、面向5G网络的跨层优化设计、最优化理论与算法,机器学习与信号处理。

招收人数: 1-2人

联系方式:18951896152

导师介绍:王保云,男,教授。199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取得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同年进入南京邮电大学工作,分别于1999年、200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称, 2008年获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1999年至2000年在韩国浦项工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至2002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2004年至2005年在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从事访问研究。 现为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担任IEEE南京分会信号处理学会副主席。

(三)合作导师:王俊

主要研究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研究抑郁症负性认知神经网络机制的磁源性成像机制

招收人数: 1人

联系方式:wangj@njupt.edu.cn/ 18951896170

导师介绍:王俊,1973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副院长,江苏省智慧健康大数据分析与位置服务工程实验室主任。2015年获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2012年度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6年度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国生物医学物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专委会委员。2011年被Frontiers in Fractal Physiology聘为期刊编委。Europhysics Letters、Physica A、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东南大学学报、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至今共发表国际国内论文70余篇(其中25篇SCI论文,17篇EI论文;其中2篇在SCI二区/IF2.606的Europhysics Letters上发表、1篇在SCI二区/IF2.352的Physical Review E上发表、4篇在SCI三区/IF1.521的PhysicaA上发表、3篇在SCI四区/IF1.293的Chinese Physics B上发表、6篇在SCI四区/IF1.003的物理学报上发表)》上发表)。参加或负责完成5项国家级、省级研究项目。现主持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在研1项江苏省重点研发(社会发展)项目、主持在研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在研1项江苏省环保厅课题,参加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参加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四)合作导师:王琴

主要研究方向:量子信息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新型量子保密通信协议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控

招收人数: 2人

联系方式:18951896152

导师介绍:王琴,女,博士,目前是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学院教授。2006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丹麦技术大学、玻尔研究所等著名团队进行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方向的研究。2012年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入南邮,同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13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和“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2014年作为第二核心成员加入江苏省“创新团队”;2015年入选江苏省“杰出青年”;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代表;现为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几年王琴在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在国际主要学术期刊,如Phys. Rev. Lett.、Phys. Rev. A、Opt. Lett.等发表SCI高水平论文二十多篇,研究工作被Nat. Commu., ACS NANO, Rep. Prog. Phys., Phys. Rev Lett.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引用,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会议作报告。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五)合作导师:朱卫平

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多天线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高能效信号处理核心技术,包括大规模MIMO系统的协作通信、干扰抑制、预编码及波束形成技术、功率分配算法、MIMO信道估计等。

招收人数:1-2人

联系方式:zwp@njupt.edu.cn

导师介绍:朱卫平,男,1962年9月出生,1982年于南京邮电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1年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Concordia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加拿大北方电信(Nortel),爱士乐电信(SR Telecom)等公司任系统工程师,从事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的研发工作。现任南京邮电大学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教授、博导,并任加拿大Concordia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现为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信号处理学会及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曾任若干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分会主席、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秘书(2012-2014)和主席(2014-2016)、IEEE Trans. Circuits andSystems-I刊物编委(2001-2003)、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期刊编委(2006-2009)、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II刊物编委(2011-2015)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 (JSAC)两期专刊客座编委: (1)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High Speed Vehicles in2011 及(2) Virtual MIMO in 2012。现任The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刊物编委。目前的研究兴趣为语音处理及无线通信中的现代信号处理。

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10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 系列刊物论文50余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已主持完成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项目多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校引进人才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完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两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在加拿大Concordia 大学及南京邮电大学任职以来已指导博士后16名(出站11名, 在研5名)、博士生20名(毕业12名,在读8名)、硕士生40余名。

(六)合作导师:朱洪波

主要研究方向: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技术、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技术。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承担新一代移动通信与5G的系统理论与技术、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无线感知技术与智能服务终端、泛在接入技术与智慧服务网络、智慧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等部分关键内容的研究任务。

招收人数:4人

联系方式: zhb@njupt.edu.cn/18951896018

导师介绍:朱洪波,男,1956年2月出生,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物联网研究院院长。

目前兼任的主要学术工作包括:中国通信学会会士、物联网委员会主任、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通信分会主任、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波科学学报》、《微波学报》编委。

长期从事通信工程,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技术,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等主要学术研究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其中200余篇被SCI/EI收录;主编出版专著3部;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主持或合作主持并完成了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正在主持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科研项目。

(七)合作导师:朱琦

主要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移动通信与无线技术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蜂窝异构网络中的干扰协调与容量优化、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绿色通信”技术、无线资源动态分配技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异构无线网络协同与融合技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与频谱共享技术等。

招收人数: 1人

联系方式:zhuqi@njupt.edu.cn/ 13601589346

导师介绍:朱琦,女,1965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863项目“802.16宽带无线接入协议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认知无线电机会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TD-LTE家庭基站及网关研发”和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作为项目副组长完成了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技术研究(工业部份)“下一代泛在通信网络端到端重配置关键技术研究”,以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横向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和EI检索10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0多项。曾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及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并已毕业的研究生90余人,其中10人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目前承担和参加的主要项目有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

(八)合作导师:刘峰

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多媒体通信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参与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招收人数: 1-2人

联系方式:liuf@njupt.edu.cn/ 18951896112

导师介绍:刘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江苏省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南京音像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南京邮电大学“1311”人才计划团队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长期从事图像处理与网络视频通信、高速DSP与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分别于1993年和1997年在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学技术学院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在新加坡Safe-T-NetTM 研究所从事视频技术的研究。2013年至2014年作为“图像处理与多媒体通信”境外研修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到台湾大学电机信息学院电信工程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主要从事图像处理与网络视频通信、高速DSP与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等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具体包括:(1)新颖与高效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智能视频分析,视频压缩编码理论、技术和算法研究。(2)立体视频的分布式编码技术研究。(3)基于异构网络的网络视频通信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研究。(4)基于DSP和ARM的嵌入式视频图像处理、通信及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持或参与1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主持近20项校企合作横向研发课题,主持科研项目“异构网络中提升多媒体传输质量及用户体验的自适应控制体系”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主持或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校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次,主持《图像处理》课程获江苏省精品课程,参与编写《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江苏省精品教材;近年来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独立编著和合编教材5本,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余项,成功转让国家发明专利4项。

(九)合作导师:孙力娟

主要研究方向:传感网及物联网的相关研究,包括通信协议与架构、网络部署与优化、海量数据管理与计算、软件设计与开发等。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基于在研的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部分关键内容的研究。

招收人数:1人

联系方式:sunlj@njupt.edu.cn

导师介绍:孙力娟,女,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ACM会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江苏省电子学会理事。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本科专业,1988年以来先后在南京邮电大学获得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学位、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一直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编写出版著作3本,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子学会和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市自然科学论文奖等多个奖项。

(十)合作导师:孙知信

主要研究方向:视频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安全及应用。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可塑性干扰的无线传感器时间同步机制研究”、参加企业合作项目“视频大数据数理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及安全”等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

招收人数:2-3人

联系方式:sunzx@njupt.edu.cn/18951896209

导师介绍:孙知信,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科技型创新领军人才;全国高校物联网及相关学科教学指导小组副组长、江苏省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专委会主任、微型电脑应用协会多媒体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云计算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大数据专委会会员。计算机工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中兴通讯技术等期刊编委。

199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2年10月在汉城国立大学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寻址及应用等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已完成和正在从事纵横科研项目近3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核心版收录近40篇,出版专著一部,拥有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移动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领域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获中国电子学会一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8项等。

(十一)合作导师:孙雁飞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通信网,工业互联网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面向工业互联网中的数据与网络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招收人数: 2人

联系方式:sunyanfei@njupt.edu.cn

导师介绍:孙雁飞,男,教授。“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目前承担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发改委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重大)项目2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中俄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及其它省市项目4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Secure Computing、IEEE Network 、IEEE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ICC、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会议)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一等奖1项;立足学术前沿进行创新,并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研究团队与众多IT产业界知名企业以及与科研院所机构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

(十二)合作导师:杜关祥

主要研究方向:量子传感技术,精密测量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拟招收有物理,光学背景的博士后,从事量子磁精密测量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

招收人数:2人

联系方式:duguanxiang@njupt.edu.cn /18651872632

导师介绍:杜关祥,2008年7月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奖学金获得者,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和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6年3月,他任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是江苏省特聘教授称号获得者。

任职以来,他指导研究生搭建了金刚石量子精密磁测量平台。以电磁波的非破坏全息成像技术为主体,基于量子原子物理的精密测量原理和技术,发展基于金刚石NV色心(Nitrogen-Vacancy Center)和碱金属原子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采用光学的方法对电磁场的频率,矢量幅度进行非破坏全息成像。

他在自旋电子学,磁光学,量子物理等跨领域均做出了独特的工作。他在博士论文中利用自主搭建的低温强磁场隧道谱装置揭示了外延磁性隧道结界面的缺陷原子组态。

他独立提出并开发了一种快速的磁光谱测量方法,并申请了日本专利;他提出了磁性纳米结构的形状各向异性对磁光响应的增强。

他和合作者搭建了一套分辨率40微米的微波矢量场成像装置,他独立提出了一种静态磁场的高精度成像方法,国际上首次获得高性能Rb原子钟内部微波磁场和静态磁场的定量分布图像。

他利用自主搭建的单量子比特操纵平台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一类特殊的耦合量子比特体系:氮空位电子自旋和共轴的碳13核自旋。这一体系具有长的弛豫寿命,是最接近可实现量子非破坏测量的体系。

(十三)合作导师:李飞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方向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面向5G的3D MIMO 蜂窝系统中信道估计与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招收人数: 1人

联系方式:lifei@njupt.edu.cn/ 18951896090

导师介绍:李飞,女,教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国家级通信与信息网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KSII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ChinesePhysics》等SCI期刊特邀审稿人,多类省部级及地方科技项目特邀评审专家,担任AQIS2009、IEEE ICT2011、IEEE iThings2011、WCSP2011、ICCE2016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或分会场主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

长期从事通信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量子智能计算。先后主持瑞典国家Linnaeus-Palme基金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为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研究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瑞典访问期间合作完成欧盟项目1项、瑞典国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在《Advancesin Neural Networks》、《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期刊和CEC、IJCNN、SSCI、ICT等高学术影响力的IEEE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项。

(十四)合作导师:李涛

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及应用、 信息检索, 计算机系统管理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参加李涛教授团队科研项目的实施,撰写高水平科研论文。

招收人数: 4人

联系方式: towerlee@njupt.edu.cn/158-5054-8701

导师介绍:李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涛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信息检索及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相当影响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基于矩阵方法的数据挖掘和学习,音乐信息检索,系统日志数据挖掘,以及数据挖掘的各种应用等方面做出了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由于在数据挖掘及应用领域成效显著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各种荣誉和奖励,其中包括2006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颁发的杰出青年教授奖 (NSF CAREERAward, 2006-2010),2010年IBM大规模数据分析创新奖(Scalable Data Analytics Innovation Award,2010) 。根据Google Scholar 的统计,李涛教授的引用指标 H-index=48,总引用次数超过8000次。目前他还担任数据挖掘国际权威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以及《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等期刊的副主编。

(十五)合作导师:李海波

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技术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社交信号处理(Social Signal Processing),研究的重点是人机交互的社交信号分析与综合。

招收人数: 2人

联系方式: zhuangwq@njupt.edu.cn/18652062800

导师介绍:李海波,男,1965年10月出生,博士。“****”国家特聘专家,江苏特聘教授。1993年至1996年,瑞典Linköping大学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1997年至1998年,瑞典瑞典Linköping大学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1999年至今,瑞典Umeå大学国家终身教授,2012年瑞典皇家理工大学(KTH)终身首席教授。

(十六)合作导师:杨龙祥

主要研究方向:

(1)移动通信:目前主要从事5G关键技术、网络编码等方向的理论研究。

(2)物联网:主要从事物联网中的无线网络技术、虚拟网络影射、物联网系统等方向的研究。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1)参与国家973课题、国自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仪器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理论分析与设计工作。

(2)参与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工作。

招收人数: 2人

联系方式:yanglx@njupt.edu.cn/18951896109

导师介绍:杨龙祥,1966出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博士后。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南京邮电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宽带无线通信与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泛在无线通信与物联网”团队带头人。在韩国、日本等从事研究和任教多年。2004年任职教授,1998年任职副教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IETCommunications等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0余篇),合编教材和著作三部。96年获博士学位前在大型电子研究所从事电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四年,参加过多个大型电子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有丰富的电子系统研究和开发经验。独立指导研究生已毕业的逾150名。主讲过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设备、High Capacity Paging System、4G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Multiuser Detection等多门课程;为亚太电联(APT)和东盟(ASEAN)移动通信高级培训班的国际学员用英文讲授过三门专业课。目前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等多项,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十七)合作导师:杨震

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稀疏信号和压缩感知、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通信、异构信息融合等)、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非正交多址复用、认知无线电、无线传感网和物联网、物理层安全技术等)。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主要涉及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基于压缩感知CS理论的语音处理技术等。

招收人数: 1-2人

联系方式:yangz@njupt.edu.cn / 025-85866107

导师介绍:杨震,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南京邮电大学校长。中国通信学会会士。

男,汉族,1961年生,江苏常州武进人。1983年、1988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1993年赴联邦德国Bremen大学、2003年赴美国Maryland大学进修。2000年4月任南京邮电学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2001年12月任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2006年6月任南京邮电大学校长。

目前兼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通信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宽带无线通信及传感网”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宽带无线通信及显示技术”工程中心主任;《通信学报》编委会副主任、《电子学报》《China Communications》《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杂志编委;江苏省互联网协会理事长;江苏省科协常委;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信息与通信工程’优势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理论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课题、国家“863”重点课题和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曾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先进学会工作者”等称号。

(十八)合作导师:肖甫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网络,智能感知与移动计算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无源感知理论与方法、网络大数据处理等。

招收人数: 2-3人

联系方式:xiaof@njupt.edu.cn /13913870812

导师介绍:肖甫,1980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入选者;现任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副院长、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二处流动项目主任。

2007年1月硕博连读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2010年12月于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获评为“优秀博士后”;2014年7月破格晋升教授,并获聘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智能感知与移动计算等物联网相关领域的教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在INFOCOM、IPCCC、IEEETMC、PPNA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合作出版著作教材3部,指导本科学生多次获得江苏省或南京邮电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曾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邮电大学首届奖教金“三维通信奖”、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十九)合作导师:吴晓富

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机器学习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深度学习与移动信息安全:研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移动网络安全问题,包括恶意软件检测以及信息认证等核心安全问题。

招收人数: 1人

联系方式:xfuwu@njupt.edu.cn /13851640016

导师介绍:南京邮电大学校长特聘教授,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员。1992年-1999年期间在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2005年期间在北京大学学习,并于200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北京大学评为优秀博士论文。2006-2007年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全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获得者,出站时被东南大学评为优秀博士后。2001年成功申请并主持国家863项目“极低信噪比下的Turbo接收机研究”,2007年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创新人才项目, 2013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培养工程”。他是多个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成员(TPC member),包括ICC,Globecom,APCC,IWCMC,WCSP等。作为课题组组长主持过国家863项目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多项卫星通信有关的产品设计,主要负责设计了:LDPC编译码器、TPC编译器、Raptor喷泉编译码器以及直升机卫星通信收发机,所设计的IP核已在实际卫星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十)合作导师:邹玉龙

主要研究方向:认知无线电、中继协作通信、物理层安全、5G网络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参加国家青年****专项资助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主要涉及认知无线电、中继协作、物理层安全、以及5G移动通信等新一代宽带无线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招收人数: 2人

联系方式:yulong.zou@njupt.edu.cn / 18252074808

导师介绍:邹玉龙,男,教授。中组部****(青年人才)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无线通信与网络安全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认知无线电、协作通信、物理层安全、分布式空时编码等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国内外同行引用1700余次。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双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等人才资助项目。因在无线通信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被授予2014年度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最杰出青年研究学者、2015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获得201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2/8)。

(二十一)合作导师:宋荣方

研究方向:宽带无线通信。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主要研究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先进多址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超密集小蜂窝及其干扰管控技术、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和信道信息反馈技术、干扰对齐及其在异构网和认知无线网中的应用技术以及基于博弈论和机器学习的无线资源分配技术。

招收人数:2人

联系方式:songrf@njupt.edu.cn/13913968885

导师介绍:宋荣方,男,1964年生,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作为第一或者主要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Broadcas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EEE CommunicationsLetters, IEE Electronics Letters, Signal Processing, IET Communications, Wireles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电子学报、通信学报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过学术论文, 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2项,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在面向5G的异构网性能分析及干扰管控、稀疏信号可恢复条件、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信道估计与反馈、OFDM系统中抗频偏技术、CDMA系统中空间-时间-扩频码信息综合处理、码片波形优化设计和系统性能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二十二)合作导师:张登银

主要研究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息网络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人研究方向,依托本人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制定具体研究任务,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

招收人数:2-3人

联系方式:zhangdy@njupt.edu.cn /18951896076 、025-83492039

导师介绍:张登银,男,江苏靖江人,1964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产业处处长,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秘书长。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2月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12月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得江苏省政府出国留学奖学金,2008年8月瑞典UMEA大学数字媒体实验室博士后出站。江苏省科技特派员(挂职常熟市虞山镇党委副书记,2008.10-2010.9)。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网络信息系统专业组,2001),江苏省微型电脑应用协会理事,江苏省人工智能专委会理事,江苏省电子学会信息安全专委会理事,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理事(2012),南京市鼓楼区工商联执委(2011)。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A250016),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E200012416S),ACM会员(9802470)。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002),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05),江苏科技创业导师(2013),南京市创业工作先进个人(2013),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学术带头人(2006),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7),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2009)。已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信产部重点科技发展计划、省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科研成果约6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编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获得技术发明专利授权28项。

(二十三)合作导师:林敏

主要研究方向:无线/卫星通信理论与技术、无线通信中的智能信号处理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参加国家、国防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涉及新一代宽带广域覆盖无线通信网中的理论和方法、无线通信中的智能信号处理等。

招收人数:4人

联系方式:Linmin_seu@yeah.net/13951989326

导师介绍:林敏,男,197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以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身份赴美国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访学。长期从事无线/卫星通信系统、智能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型研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多个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并应用于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IEEE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IEEE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函评专家,ICC、GLOBECOM、WCNC等顶级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TPC)成员,以及IEEE JSAC、J-STSP、TSP、TCOM等多个顶级国际期刊的特邀审稿人。

(二十四)合作导师:岳东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获取与控制。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从事网络化控制,大数据处理与智能电网的研究。

招收人数:4人

联系方式:yued@njupt.edu.cn /13814188988

导师介绍:岳东,男,1964年6月出生,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自动化学院院长,南京邮电大学-张家港研究院院长,江苏省主动配电网大数据分析与控制工程实验室主任。入选200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11年获江苏省第三期“333工程”突出贡献奖,2013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担任IEEE Senior Member,国际刊物IEEE TNNL、JFI和IJSS编委,控制理论与应用和信息与控制刊物编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主持了86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6项、江苏省高新技术项目等省部项目10项。获得省部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发明专利30余件。发表100余篇SCI收录论文,IEEE和Automatica国际顶尖刊物论文27篇,被SCI他引30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7篇。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被比利时皇家艺术科学院院士E.I.Verriest教授、IEEE/IFAC Fellow柴天佑院士、IEEE工业电子学会前主席O.Kayna教授、IEEE工业电子主编M.Y.Chow教授等一批国际著名学者高度评价,所提出的网络化系统建模与控制方法被作为国际上主流方法之一进行了重点介绍和引用。研究成果被写入中国科协“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7”中。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化控制、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与协调控制、物联网及应用、先进制造装备与系统。

(二十五)合作导师:周亮

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多媒体通信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研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方向为无线多媒体通信。

招收人数: 4人

联系方式:13913936864

导师介绍:周亮教授近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录用)SCI论文28篇,其中IEEE JSAC/Transactions /Magazine论文24篇。论文引用累计2122次,单篇最高引用182次。获2012年度IEEE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最佳论文奖,2012年度IEEE ICC最佳论文奖,2011年度IEEE多媒体通信技术委员会杰出贡献奖及最佳论文提名奖等。部分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江苏省远程医疗系统、法国阿尔卡特-朗讯公司IPTV 产品、德国宝马公司车联网系统、法国潜艇建造局水下安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此外,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组织,现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编委,IEEE Globecom、IEEE ICC等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等职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青年****专家”、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

(二十六)合作导师:赵生妹

主要研究方向: 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量子信息技术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1.量子信息技术:利用量子态的物理特性进行信号及信息的表示和处理。主要研究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的量子纠缠、量子成像技术,以及实用化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研究和关联成像技术研究。

2.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将信号处理技术与网络相结合,研究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和信号处理技术。主要研究基于POLAR码的信道纠错编码技术和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复用光通信系统。

招收人数: 1-2人

联系方式:zhaosm@njupt.edu.cn/025-83535069

导师介绍:赵生妹,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量子信息处理,无线网络信号处理。2008.9-2009.9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同时被格拉斯哥大学聘请为名誉高级研究员,2010.2-3在日本东京大学量子情报研究所做短期访问。现为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担任第八、九、十一、十二届亚洲量子信息科学会议(AQIS)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分会主席。南京邮电大学“135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在南京邮电大学组织承办了AQIS09会议,并在AQIS09作特邀报告1次,组织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量子信息”专刊一期。主持、参与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18项,正在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项;完成教改重点项目1项。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SCI/EI检索60余次),学术著作1部;获授权专利3项、专利申请3项,教学论文2篇。现就基于光子OAM实验,量子纠缠纯化等方向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其中论文被SCI引用达200多次,且部分论文被国际著名课题组在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如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 Photonics等上引用,一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二十七)合作导师:桂冠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1)视频监控组网以及图像编码与处理算法设计

2)国家电网系统中的大数据系统框架的搭建

3)深度学习与压缩感知算法设计、结构化压缩感知理论方面研究

4)善于在以上课题中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申请国家专利等

招收人数: 3人

联系方式:guiguan@njupt.edu.cn / 15190490921

导师介绍:桂冠,男,教授,江苏省特聘教授、南京邮电大学(NUPT)高层次引进人才、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奖学金获得者、日本华人学术交流学会(ACMC)创始人。2006年9月起在电子科技大学硕博连读并受到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基金资助,2011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获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资助前往日本东北大学留学,师从FumiyukiAdachi教授(无线通信3G之父)研究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核心技术。2011月12至2014年3月,与Fumiyuki Adachi教授合作从事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博士后研究,期间受到东北大学博士后和JSPS的博士后奖学金资助(资助率小于10%)。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日本秋田县立大学电子与信息系统系担任助理教授。2015年11月至今,在南京邮电大学担任特聘教授。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重点项目等。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No. 61401069),江苏省特聘教授人才项目(RK002STP16001),日本文部省JSPS科研项目(No. 26889050)以及秋田县立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另外作为主要参与人,在研日本文部省JSPS科研项目(No.15K0607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61261048 、No.61671253)。2014年5月和6月分别获得国际顶级会议IEEE VTC最佳学生论文奖和国际顶级会议IEEE ICC最佳论文奖。近几年来研究兴趣:压缩感知,超分辨雷达,无线通信,宽带信号传输技术以及自适应稀疏信号处理。

近五年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30余篇,EI检索30余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2012年至今,担任”Wiley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副编辑。近期担任IEEE ICC、WCNC、VTC、WCSP、ICCC等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TPC)或symposium co-chair,并担任IEEE JSAC、IEEE TSP, IEEE TWC, IEEE TVT, IEEETCOM, IEEE SPL等期刊的审稿人。同时,也兼任中科院国家电力科学研究院项目评估专家。

(二十八)合作导师:徐友云

主要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5G通信与按需定义网络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5G通信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空间信息网络关键技术与试验验证;按需定义的无线网络研究与开发。

招收人数: 1-2人

联系方式:yyxu@njupt.edu.cn /13585175439

导师介绍:徐友云,男,我校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现任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20多年从事无线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经历,在高效Turbo/LDPC编码、认知无线电与无线资源管理、多媒体指挥通信系统、宽带无线自组织网、M2M通信理论等研究方向取得显著成绩;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高层次通信技术人才,获军队育才奖银奖;曾参与完成中国第一套WCDMA试验系统、中国第一套4G宽带移动通信试验系统和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研制与标准制定、神州飞船返回舱搜救指挥通信系统研制、军队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多篇,EI收录论文150余篇;申请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80多项,授权7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2项。

主要学术兼职有:未来无线通信论坛(FuTURE论坛)理事, 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ICE会员,Jornal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编委。IEEE Trans. on VT,IEICE Trans. on Comm.等国际刊物和IEEE ICC、INFOCOM、WCSP等国际会议审稿专家。

目前感兴趣研究领域是: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5G/B5G)、战术无线通信与宽带无线自组织网、M2M通信理论与物联网应用、无线环境认知与多网融合、空间信息网络与测控信息传输、信道编码与网络编码、多用户信息理论与无线资源管理等。

(二十九)合作导师:郭光灿

主要研究方向:量子光学、量子信息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控、实用化量子密码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招收人数:2人

联系方式:gcguo@njupt.edu.cn/ 18115600305

导师介绍:郭光灿,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自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担任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 of Quantum Information》 的ManagingEditor;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科技部中长期规划“量子调控”重大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项目《基于固态系统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和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多功能固态量子存储器》的首席科学家。200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进步奖,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CCTV科技创新人物”。在包括Nature子刊(13篇)、Phys. Rev. Lett(31篇)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0多篇,他引超过10000次。培养博士80余人,其中5人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三十)合作导师:董育宁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多媒体通信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主要围绕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课题开展研究工作。涉及的技术有:下一代泛在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多媒体通信、体系架构、QoE/QoS建模、跨层优化、资源分配、绿色服务平台、网络流分类与识别、图像和视频信息处理等。

招收人数:1-2人

联系方式: dongyn@njupt.edu.cn/15077858011

导师介绍:董育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MIEEE,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多媒体通信与无线网络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英国EPSRC项目、美国和英国的博士后基金项目;近十年来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华为/中兴公司研究基金等项目二十余项。近十余年来在IEEE Journal/Letters,Springer Journals, IVC,JMIV,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IEEE WCNC、ICC、ICASSP等国际和全国权威学术期刊和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100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2)和邮电部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3)。先后被收入美国Marquis Who’s Who (in Scienceand Engineering)世界名人录(2003-2016),美国Marquis Who’s Who in Asia亚洲名人录(2006,2010),英国剑桥IBC(InternationalBiographical Centre) Outstanding Scientists of the 21stCentury世界名人录(2004-2016)。

(三十一)合作导师:窦春霞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电网、微电网等优化管理与控制技术

招收博士后拟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智能电网愿景下分布式微电网并网消纳协同自律系统多目标自趋优控制的研究”课题下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和分布式协调控制

招收人数: 1-2人

联系方式:cxdou@ysu.edu.cn /13803351990

导师介绍:窦春霞,女,教授。1989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4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电机拖动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燕山大学测试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为教授。2005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进天津大学和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聘为燕山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新能源控制技术、智能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和面上项目各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项目分课题1项,河北省教育厅科技发展基金1项,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前瞻性基础性研究项目1项,燕山大学博士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40余篇,EI检索60余篇。

社会兼职: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Energy Conver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System,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 and System,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等学术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面上项目通讯评审。

三、招收条件

凡近五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原则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人员均可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外籍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从优录用。

在职人员不得申请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具有博士学位能够脱产的在职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方可申请进站。

委托代培、定向培养博士和在职人员、现役军人,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征得有关单位同意。

为鼓励人才交流,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我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申请进我校同一级学科做博士后。

四、申请材料

(一)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需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注册后从“办事者进入”窗口进入,填写有关博士后申请信息,并提交申请,按办公系统要求下载打印相关申请材料,并按要求向我校提交以下书面申请材料(统一使用A4纸,申请材料恕不退还):

1. 《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进站审核表》、《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等一式3份(从“中国博士后网”下载,需在相关栏目加盖公章);

2. 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加盖学位办公室公章)一式3份;

3. 身份证复印件一式3份(需迁移户口者需提供夫妻双方身份证、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复印件);

注:具体填报的材料要求以“全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中的为准。提供的材料需按上述顺序列出材料清单并整理整齐。

(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博士和在职人员、现役军人,须提供委托培养单位、定向培养单位、原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或所在部队师以上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全脱产做博士后的书面证明材料一式3份,并写明出站后“是否可自主选择工作”(单位领导签字、单位盖章方可有效)。

(三)留学博士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或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户口注销证明(出国前已注销户口者提供);在国外获长期居留证的博士,需提交该证件的复印件;

(四)辞职人员须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辞职的证明或原单位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的《辞职证明书》(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的京外事业单位,可由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

(五)转业(复员)军人须提供军官转业证(复员证),或是原军队单位师以上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转业(复员)的证明,或是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的转业(复员)批函;

五、申请程序

(一)博士后申请者首先进行网上申请,然后将申请材料递交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审核。

(二)博士后导师同意接收后,组织进站考核。

(三)考核通过,报江苏省人社厅审批,通过后办理进站手续。

(四)被录取的博士后必须按期进站报到。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一周向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请假。未经请假,无故逾期两周,将取消进站资格。

六、几点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一)进站时未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在进站三个月内交博士后导师所在单位核查博士学位证书。如此时仍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将给予退站处理。

(二)以单位外派培训身份出国学习的人员不属于留学人员,在国外学习期间转读学位,若未经派出单位同意,申请回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按留学人员身份对待。

(三)留学人员回国后,若已由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或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留学生处重新安排工作或已回单位报到的,不能以留学人员身份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七、联系方式

注:请在投递简历时邮件标题注明来源于:留学人才网-liuxuehr.com

联系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谢秋丽

联系电话:025-85866372

传真:025-85866291

E - mail:xieql@njupt.edu.cn

通讯地址:南京市仙林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海归QQ群

    申请加群请以“留学国家-目前所在地”格士发送请求,群有人数上限,每人只能加一个群。
    海归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归部落2号群
    103237942
    上海海归人才2号群
    461068872
    北京海归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归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归人才群
    461068872
    重庆海归人才群
    172719654
    山东海归人才群
    462302845
    江苏海归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归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归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归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归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归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归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归人才群
    458690950
    广东海归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归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龙江海归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归人才群
    313316571
    辽宁海归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归人才群
    282994183
    陕西海归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肃海归人才群
    315753165
    宁夏海归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归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归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归人才群
    432350311
    贵州海归人才群
    517766496
    广西海归人才群
    517767217